贵州赤水整改复耕成果遭村民质疑

2025-04-22 22:29:19

  近日,贵州赤水市推进的流出耕地恢复整改工作引发了广泛关注。据多位村民反映,自2023年赤水市开始实施这一政策以来,许多被要求整改的竹林地块如今却处于撂荒状态,整改复耕似乎流于形式。

新闻

  记者实地走访赤水市多个乡镇村组发现,一些整改地块在伐掉竹林后重新长出了新竹,有的地块虽然种了玉米但因缺乏水源收成甚微,还有的地块整改后根本不具备耕种条件。村民们表示,整改地块多位于高山上,缺乏水源且道路不通,耕种成本高昂,导致整改后的地块大多被闲置。

  赤水市自然资源局相关人员对此回应称,已整改地块撂荒的情况确实存在,主要是后期管护的问题。多位乡镇干部也表示,栽竹子和种粮食在当地产出效益悬殊,群众恢复耕种的积极性不高。整改复耕的时间紧、任务重,宣传发动群众的难度大,也是导致整改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。

  据悉,赤水市已开始着手解决这一问题,计划对涉及“开天窗”的整改地块进行异地补划,并积极争取项目完善相关配套设施。

  本文综合自重庆日报(重庆日报网)、网易、搜狐网、百度百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