彩礼大数据:浙江全国最高海南最低 不同省份彩礼排行榜一览你所在省份是多少?

2023-02-17 16:53:48

  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,在纳入统计的全国三十个省份中,浙江彩礼平均值最高,有18.3万元,较彩礼平均值最低的海南高出17.2万元。你所在的地区彩礼是多少呢?

  中国经济时报:基于大数据的分析,全国各地彩礼金额情况如何?

  李佐军:“高价彩礼”一般严重超过普通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,往往带来“因婚致贫”或“因婚返贫”、增加结婚成本、引发家庭矛盾甚至恶性事件、恶化社会风气等问题。但“高价彩礼”屡禁不绝,已成为一个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普遍性问题。

  收取彩礼是全国性现象。大数据分析显示,2000年以来,全国约有超过79%的婚姻收取彩礼,山东以超过89%的比例成为最流行收取彩礼的地区,河北、广东、安徽、甘肃等省收取彩礼占比也较高。直辖市彩礼收取占比均较低,上海占比37%,为全国最低,天津、重庆和北京的比例分别为66%、56%和51%。新疆、青海、海南、西藏等偏远地区的比例也较低。

  收取彩礼金额较大。大数据分析显示,“10万元”在所有彩礼金额中出现频率最高,占比约为11%,其次是“2万元”和“5万元”,占比分别约为10%和8%。除此之外,还出现了较多百万级高价和88888元、66000元等“吉利价”。综合看,当前彩礼的全国均值约为7万元,浙江以约22万的平均值高居第一,福建、黑龙江、江西、内蒙古、山西等地区也较高,海南、西藏等地较低,约为1万元。独生子女群体的彩礼金额平均值约为78000元,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群体约56000元的水平。

  “附加彩礼”较为普遍。大数据分析显示,男方除了要以现金或存折方式赠与女方“直接彩礼”外,往往还要以实物形式赠送女方“附加彩礼”。其中,约75%的赠送珠宝首饰,约43%的赠送房产,约41%的赠送家用车,赠送名贵烟酒、家电、家具的也较多。这些实物价值往往较高,甚至比“直接彩礼”高出多倍。按照当前我国农村家庭的平均收入水平计算,彩礼总金额要花费一个家庭5年以上的积蓄。约有64%的彩礼金额是由女方家长确定的,婚后彩礼的70%也由女方家长支配,只有30%返赠给新婚家庭支配。这显然增加了男方原家庭和新婚家庭的经济负担。

  男女双方对待彩礼态度差异较大。大数据分析显示,61%的女性看重彩礼金额的多少,只有15%的男性认为金额多少很重要。合理的彩礼金额男性倾向于1万元到5万元,女性倾向于5万元到10万元。近一半男性认为彩礼是一种应摒弃的陋习,而超过63%的女性认为彩礼是男方诚意的体现。男女双方对彩礼迥然不同的态度,导致因彩礼谈不拢而分手的情况十分常见,甚至引发家庭矛盾或严重的恶性事件。数据显示,超过40%的家庭因彩礼问题发生过矛盾。

相关内容
211毕业小伙辞职卖饼挣彩礼 高学历人才卖酱香饼你觉得是资源浪费吗?

211毕业小伙辞职卖饼挣彩礼 高学历人才卖酱香饼你觉得是资源浪费吗?

小程透露,自己今年26岁,毕业于郑州大学,之前在武汉软件园工作,辞职卖饼有一年多了。小程表示,拼命干活是为了挣彩礼和女友结婚。

2023-02-17

宁夏一地倡导女婿赡养岳父母 抵制高价彩礼,帮助岳父岳母过上好日子

宁夏一地倡导女婿赡养岳父母 抵制高价彩礼,帮助岳父岳母过上好日子

《意见》提到,要抵制高价彩礼,倡导婚事新办。倡导女婿孝敬赡养岳父岳母,帮助岳父岳母过上好日子。同时限制高额人情礼金,人情礼金不得高于200元。

2023-02-15

宁夏一地倡导女婿赡养岳父母 明确彩礼不得超过6万元真的现实吗?

宁夏一地倡导女婿赡养岳父母 明确彩礼不得超过6万元真的现实吗?

宁夏一地倡导女婿赡养岳父母究竟怎么回事?并且宁夏一地明确彩礼不得超过6万元,一起来看看究竟怎么回事?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。

2023-02-15

中央一号文件:开展高价彩礼治理 推动各地因地制宜制定移风易俗规范

中央一号文件:开展高价彩礼治理 推动各地因地制宜制定移风易俗规范

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13日发布。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,推动各地因地制宜制定移风易俗规范,扎实开展高价彩礼、大操大办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。

2023-02-14

中央一号文件:开展高价彩礼治理 动辄几十万的巨额彩礼国家这一次出手了

中央一号文件:开展高价彩礼治理 动辄几十万的巨额彩礼国家这一次出手了

这几年,动辄几十万的高额彩礼已经横亘在很多年轻人结婚路上的拦路虎,很多人因为高额彩礼无奈分手,这一次国家开始出手重拳打击了。

2023-02-14

中央一号文件:开展高价彩礼治理 政府重拳出手天价彩礼能否遏制?

中央一号文件:开展高价彩礼治理 政府重拳出手天价彩礼能否遏制?

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》13日由新华社受权发布。深入实施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程,加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。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。推进农村丧葬习俗改革。

2023-02-14